通辽市疾控中心
关于近期新冠感染疫情的重点提醒
近日,多地报告新冠感染患者有上升趋势,部分地区报告新冠感染新增病例数跃居各种传染病榜首。由于人群新冠感染抗体水平降低、XBB等亚型成为国内主要流行毒株和“五一”小长假各地区人流量激增等因素影响,我市近期新冠病例出现一定程度上升。就近期新冠疫情防控重点问题提醒如下:
1.我市目前主要流行毒株是什么?致病力如何?截止到五月下旬,
经通辽市疾控中心监测,我市主要流行毒株为XBB和BN。从我国和全球监测数据来看,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XBB和BN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2.哪些人群更容易感染?根据国家疫情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全国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感染者主要集中在三类人群:未被感染人群、新冠抗体已经下降的人群、存在免疫缺陷人群。其中,“一阳”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二阳”患者大多是20岁至50岁之间中青年人。
3.“二阳”症状会更重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上一次已经感染过人群再感染时,身体免疫系统有了记忆,症状会比较轻一些,病程会短一些;但老人、儿童、有基础疾病人员等免疫力偏低人群,有可能变成重症或者危重症的情况,须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及时就诊。
4.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该怎么办?如果出现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建议尽量与他人保持间距,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建议全程佩戴口罩。如果抗原或和核酸检测呈阳性建议居家。居家期间,尽可能待在通风较好、相对独立的房间,减少与同住人员近距离接触,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非必要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果临床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采取规范治疗。
5. 现阶段如何做好个人防护?新冠病毒感染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封闭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尤其是前去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正确佩戴口罩。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病毒感染。饮食营养均衡、适度运动锻炼,坚持规律作息,不熬夜,保证睡眠充足,保持良好心态,可以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阿盟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感染健康提示
近期,我盟新冠病毒感染监测数据显示,全盟医疗机构每日新增报告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发热门诊就诊量呈现上升趋势,感染者多为首次感染,二次感染人群数量也在缓慢上升,但未监测到病毒致病力出现明显变化。
随着时间推移,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获得的抗体水平逐渐衰减,保护力逐渐下降,人群感染风险将持续上升,尤其是距离上次感染已超半年的人群,发生二次感染的风险较大。
从病毒变异监测结果来看,
我盟新冠流行株已由以BA.5.2 、BF.7 及其子代分支为主转变为以XBB系列变异株为主的流行株,已监测到XBB系列变异株的多种亚分支和BN系列变异株。在此,阿盟疾控中心提示居民群众:
一、严防护继续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保持安全距离、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进入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场所,应当佩戴口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超市、电影院、客运站等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建议佩戴口罩。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等前往室内公共场所,建议佩戴口罩。
二、勤监测做好个人自我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必要时及时就诊。虽然XBB系列变异株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强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没有明显的变化,但脆弱人群应注意做好防护,出现疑似症状应做好自我健康症状监测。
三、早治疗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员要加强自我管理。如您近期感染新冠病毒,请在感染期间尽量不外出,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必需外出,应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N95/KN95或以上级别的防护口罩。感染者居家期间,合理使用对症治疗药物,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尤其是老人、儿童或患有基础疾病者,应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必要时及时就诊。
四、打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最经济、最直接的措施。现阶段部分人群仍需接种疫苗,进一步强化自身免疫能力,补齐免疫水平差距,降低未来可能出现的重症和死亡风险。如果在此前疫情中未感染,但尚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则需要继续完成后续剂次的疫苗接种。如果在此前疫情中已感染,但在感染前尚未完成基础免疫,则需要在感染3个月后再接种1剂次疫苗。
五、划重点规范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等重点机构疫情防控措施。高考季、毕业季将至,学校、托幼机构等场所人员密集,一旦出现疫情,极易造成人群的迅速传播和扩散,而且易通过家庭聚集引发社会面的传播。在校师生也要关注自身健康,加强防护,以免影响学业、考试。如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居家休息,不要带病上班上学,尽快恢复健康的同时,也避免造成人群传播。
六、强保障加强重点医疗机构物资和人员储备。医疗机构应制定药物使用策略和方案,动态储备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治疗药物和医疗物资。改善医疗设施条件,设置充足的救治床位和良好的医疗设施,配足配齐急救、重症救治、检测等仪器设备。加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救治医务人员能力建设,配备充足的医疗力量,做好人员培训,做好应对第二波疫情高峰的准备。落实感控全员培训制度,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结合岗位职责掌握相应感控技能,并认真落实。
七、防多病提高个人健康素养,做好多病共防。在做好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还要做好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肠炎和手足口病及食物中毒等流行病的防控。同时,生活在或前往牧区的人员还要注意动物源性传染病的预防。
来源:内蒙古晨报晨网综合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